about Us
扬州市灯头家庭农场
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”

发展生态农业,实施农业标准化,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。从田间到餐桌,严格把控中间环节,才能确保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公司先后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合作,拥有稻、麦、油农作物新品种“南粳5055”、“南粳9108”、“扬育粳2号”、“宁麦13”等品种的独占许可经营权,同时引进种植科研人才,增加科技创新投入,全面开展种植研究,稻麦种植逐年增多。目前装备烘干机械4台套,日干燥能力120吨以上拥有全套检验检测仪器。销售网络遍及苏、皖、沪、鄂、豫等省市。

Product display
产品中心

拥有稻、麦、油农作物新品种“南粳5055”、“南粳9108”、“扬育粳2号”、“宁麦13”等品种

如何有效防治水稻常见病虫害问题?
如何有效防治水稻常见病虫害问题?
2025-04-29
如何有效防治水稻常见病虫害问题水稻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,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。然而,在水稻生长过程中,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,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。因此,有效防治水稻常见病虫害至关重要。以下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。一、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(一)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,可在水稻的各个生育期发生,根据发病部位不同,可分为苗瘟、叶瘟、节瘟、穗颈瘟和谷粒瘟等。症状: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前,病苗基部灰黑色,上部变褐,卷缩而死。叶瘟在叶片上形成不同形状的病斑,慢性型病斑呈梭形,中央灰白色,边缘褐色,有淡黄色晕圈;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,水渍状,多数为近圆形。节瘟多在稻节上发生,初期为褐色小点,后逐渐扩大环绕节部,使节变黑腐烂,易折断。穗颈瘟发生在穗颈上,初期为褐色小点,扩展后可使穗颈变成黑褐色,造成白穗或瘪粒。谷粒瘟发生在谷粒上,病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灰白色或褐色。防治方法: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措施之一,如甬优系列、中嘉早17等品种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抗性。加强栽培管理,合理密植,科学施肥,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,避免偏施氮肥,增强水稻的抗病...
more
水稻育苗期管理有哪些核心注意事项?
水稻育苗期管理有哪些核心注意事项?
2025-04-22
水稻育苗期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,育苗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稻的生长、产量和品质。以下是水稻育苗期管理的核心注意事项:苗床准备选择合适的苗床:苗床应选择在背风向阳、地势平坦、水源方便、土壤肥沃且无盐碱的地块。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,能保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供应,同时避免盐碱地对幼苗造成伤害。精细整地:在播种前,要对苗床进行精细整地,将土壤耙碎、耙平,使苗床土块细碎、疏松,无大的土坷垃。这有助于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,便于种子吸收水分和养分,同时也有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和下扎。施足基肥:苗床基肥以有机肥为主,适量搭配化肥。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,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,为幼苗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供应。一般每平方米苗床可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15千克、硫酸铵2030克、过磷酸钙3050克、硫酸钾1015克。将肥料均匀撒在苗床上,然后翻耕入土,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。种子处理晒种:在播种前35天,选择晴天将种子晒23天。晒种可以增强种子的活力,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。同时,晒种还能杀死种子表面的部分病菌,减少病虫害的发生。晒种时要将种子均匀摊在晒场上,厚度以35厘米为宜,每天...
more
水稻灌溉怎样做到节水高效?
水稻灌溉怎样做到节水高效?
2025-04-15
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,其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较大,但传统的水稻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。因此,实现水稻灌溉的节水高效具有重要意义。以下是一些实现水稻节水高效灌溉的方法: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不同水稻品种的需水量和耐旱性存在差异。选择耐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,是实现节水高效灌溉的基础。这些品种在相对干旱的条件下,能够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机制,减少水分散失,保持较高的光合效率和生长活力。例如,一些杂交水稻品种具有根系发达、叶片厚而小、角质层较厚等特点,能够更好地适应水分胁迫环境,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产量和品质。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浅湿灌溉:浅湿灌溉是一种将浅水灌溉与湿润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方式。在水稻生长前期,保持田面有35厘米的浅水层,以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,促进秧苗早生快发。在水稻生长中期,采用湿润灌溉,即让田面水层自然落干,待土壤含水量降至一定程度后,再进行适量补水,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。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,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,提高根系的活力和吸收能力。在水稻生长后期,逐渐减少灌溉量,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,有利于促进水稻成熟,提高稻谷的品质。间歇灌溉:间歇灌溉是...
more
水稻施肥有啥窍门,能实现高效增产?
水稻施肥有啥窍门,能实现高效增产?
2025-04-08
在水稻种植过程中,施肥是一项极为关键的管理措施,直接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发育、产量以及品质。科学合理的施肥窍门能够充分满足水稻各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,从而实现高效增产。以下将详细阐述水稻施肥的关键窍门。一、了解水稻的需肥特性水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,对各类养分的需求有着明显差异。从生长初期的幼苗期,到分蘖期、拔节期、孕穗期,直至灌浆成熟期,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需肥特点。幼苗期:此时水稻根系尚浅且不发达,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,但对氮肥较为敏感。适量的氮肥有助于促进幼苗的叶片生长和根系发育,为后续生长奠定基础。不过,氮肥用量不宜过多,否则易导致幼苗徒长,抗性降低。分蘖期:这一阶段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,对氮、磷、钾等多种养分的需求大幅增加。氮肥能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,磷元素有利于根系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植株的抗逆性,钾元素则能提升水稻的茎秆强度,防止倒伏。充足且平衡的养分供应能够保证水稻形成足够数量且健壮的分蘖。拔节期:水稻进入拔节期后,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,对养分的需求达到高峰。除了氮、磷、钾,还需要补充适量的中微量元素,如硅、锌等。硅元素可增强水稻的细胞壁厚度,提高其抗病虫能力和抗倒伏能力;锌元素...
more
扬州市灯头家庭农场

发展生态农业,实施农业标准化,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。